培训会场座无虚席
12月21至22日,由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第一期指导教师培训会在长沙市成功举办。本次培训会按备赛进度精心策划,邀请了学界与业界的专家,就市场调查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探讨与经验分享。培训内容涵盖如何选题、有效识别与定义研究问题、科学设计调查方案及问卷等核心议题。期间,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详尽介绍第十五届市调大赛的整体流程安排、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此外,市调大赛金牌指导教师倾情分享了他们宝贵的经验,分别就如何指导非统计专业学生更好地准备比赛,以及如何将市调大赛融入实践教学这两个实用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此次培训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38所高校的238位教师积极参与,共同致力于提升大赛指导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
屈超
会议伊始,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屈超教授以“赢在起跑线——市调大赛选题策略”为主题,强调选题应紧跟时代脉搏,结合社会热点与企业需求。分享内容涵盖了选题策略的多个方面,从价值判断到项目的来源、委托项目的处理、虚拟委托项目的选题方法、纯粹调研实践的选题方向以及选题切入点的选择等,为参赛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指导。
在谈到委托项目时,屈超教授指出,虽然委托项目已经给出了具体的调研方向,但学生仍然需要考虑选题的亮点和支撑点,以确保项目的独特性和可行性。对于虚拟委托项目的选题,他强调了贴近真实、选择合适行业和明确决策目标的重要性。在纯粹的调研实践选题方面,他鼓励学生关注新闻热点、民生问题、地方特色、小众文化和新奇产品等领域,这些领域往往具有较大的调研空间和创新潜力。最后,屈超教授提醒参赛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要保留原始数据、调查痕迹和熟悉调查的全过程及行业背景,这些准备工作对于项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也是学生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
郑直
北京数字一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郑直,围绕问卷设计展开,探讨了从商业问题出发构建问卷框架的重要性,强调了问卷设计中的关键注意事项。他指出,问卷设计的本质在于将业务问题转化为消费者能够理解和回答的具体问题。由于非结构化信息难以统计和汇总,问卷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收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继而进一步阐释了问卷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方法论,并分享了咨询公司解决问题的6步法,包括陈述问题、分解问题(问题树)、搜集数据、进行关键分析、综合调查结果并建构论证。强调在这个过程中,论证的连贯性和数据的逻辑性对于形成有效的沟通文档至关重要。最后,讲到问卷结构,给出了相关举例以加深理解。
朱赛赛
在“AI工具如何促进教科研创新服务”的主题中,同方知网图书工具书与志鉴产品线经理朱赛赛,展示了知网在知识服务领域的最新应用,特别是AI技术在教育科研中的创新实践,为参会者打开利用科技赋能教学与科研的新视野。
杨双双
捷孚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杨双双则带来了两场精彩分享,先是深入剖析了“问题识别与定义技巧”,强调了准确识别问题对于市场调研的关键作用。在市场研究的过程中,识别与定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起点,首先需要通过一系列提问来深化理解:包括问题提出、需求优先级判断、商业问题转化以及研究阶段识别等关键步骤。在确定目标后,研究人员进行方法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最终输出结论与建议。这一深度思考过程确保了研究问题的精确识别和定义,为后续的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结论建议的输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后,她就“调查方法与数据收集”展开,详细阐述了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以及不同调研方法的融合应用。数据收集方面,强调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调查执行方式,注重成本效益和样本代表性。线上与线下数据的结合方面,提出应差异化研究内容和对象,通过二次抽样等技术手段提升数据质量。访谈类调研与问卷调查的结合,注重深度挖掘消费者的动机和态度,利用定性研究的灵活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同时意识到其结果受研究人员经验和能力影响,提供的是更为“软性”的信息。最后,分享了创新工作坊等调研方法的创新应用,为参会老师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江懿
中国商业统计学会秘书长江懿在会上提到,第15届市调大赛的参与规模空前盛大,全国共有1181所学校、34万名学生踊跃报名参赛。这一数字彰显了市调大赛的广泛影响力,也体现了各校对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高度重视。在详细阐述第15届市调大赛的流程安排后,深入解读了本届大赛的竞赛方式、计分方式、组队要求、省赛国赛队数、企业命题等核心规则,特别强调了组队要求的严格性和重要性,并着重介绍了企业命题的具体规定和注意事项。最后,结合评分标准,详细讲解了作品评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参会教师对大赛有全面而清晰的理解,为后续指导学生参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孙建敏
市调大赛金牌指导教师、MBA/MEM/MPAcc专业硕士学位中心副主任孙建敏副教授以自身丰富的参赛经验,向与会老师位分享了非统计类学生如何更好备战市调大赛。他指出,市调大赛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商业环境,培养数据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并提升跨学科协作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对于非统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从消费者行为、情感需求、市场趋势等方面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为团队贡献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观点。针对非统计类专业学生在比赛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如不必深入钻研统计公式,而应重点理解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场景和局限性;注重分析逻辑与故事性,而非复杂的数学推导等。
王健
市调大赛金牌指导教师、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党委书记王健教授分享了将实践教学与市调大赛有效融合的宝贵经验。指出这种结合构成了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他详细介绍了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在此方面的实践探索。学院不仅设立了独立的实践课程,而且融入了纵向与横向课题,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及校外导师等资源。在课程内容方面,王健教授强调了实践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学院采用了参与式、互动式及实践性学习等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内在潜能,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课程还借鉴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评审机制,以小组合作的实践考核方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协调能力。他指出,实践教学与市调大赛的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桥梁,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培训会专家云集,课程内容丰富。专家授课结合市调大赛需求,深入浅出,案例丰富,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把所学应用到即将到来的市调大赛中,期待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注市调大赛
官方公众号
关注学会官方公众号
关注市调大赛
官方抖音账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853号
技术支持:煜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