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王献东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商业统计学会2021年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抽样调查〉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STZ10),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文平、王春祥、李歆生。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常用的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统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创新实践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培养的学生在行业企业和政府统计部门的工作岗位上不能很好地完成统计调查的任务。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与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脱轨。本课题针对目前高校在抽样调查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并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抽样调查》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至少具有以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对于高校来说,通过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将企业行业和政府统计部门的实际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为产教融合背景下《抽样调查》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二是对于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既可以为其解决工作中的统计调查问题,也可以为其实现与高校的深度融合,培养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实现多赢。
二 主要内容
1.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研究
在参考《抽样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不仅介绍几种重要的抽样方法、具体抽样方法的实施步骤、估计量的性质以及误差的度量等,还将培养学生根据调查目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调研,按照岗位需求能力结合统计从业资格、市场调研分析师等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根据行业企业政府的新需求、新知识、新技能,调整和优化设计《抽样调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一是加强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抽样调查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鼓励教师在进行抽样调查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注重理论成果的应用研究;高校要积极与政府统计部门、相关企业建立“五合一”基地(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教师研修基地、校外导师来源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教师将统计调查的实践问题作为案例引入到教学中。二是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学生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等学科竞赛,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理论知识;学生参加统计类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可以为抽样调查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各高校的抽样调查任课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通过虚拟教研室、教学与学术交流等渠道建立紧密联系,共建共享抽样调查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库等教学资源。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鼓励教学团队在《抽样调查》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基础上自建线上学习资源,以“MOOC+SPOC+翻转”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需要充分体现线上课程的优势,强调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课前,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抽样调查》课程线上教学资源中的ppt、视频等内容,教师团队则依托慕课堂的“学情统计”等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实时进行督促和提醒。课堂上,《抽样调查》课程中有多个内容适合于翻转课堂,例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调查问卷设计等。课后,利用MOOC平台、慕课堂、班级QQ群等,开展讨论、在线答疑、作业练习与批改反馈、成绩统计等,并及时发布学习状况的提醒通告。
4. 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研究
《抽样调查》课程中蕴含较多的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挖掘各知识模块中的思政元素,可以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案例分析过程中,通过对各典型调查案例的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实施和质量控制全过程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如何保障一项调查结论的可信性,引导学生要有责任意识,时刻牢记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深度调研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和了解社会,培养其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5.“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实践研究
采用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模式,每3~5名学生组成一个课程学习小组,根据市场调查的流程,团队合作完成抽样调查的各个环节,撰写参赛作品。近2年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和获奖成绩明显提升。在第12、13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江苏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的优异成绩。在202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获得本科生组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另外,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40余个奖项。本课题负责人近2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数维杯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6.课程考核评价研究
一是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提高课程的挑战度。《抽样调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策略是:丰富过程性考核的形式,提高完成的挑战性,增加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权重;将期末考试由侧重对基础理论与方法掌握程度的考核转变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以适当加大考试卷的难度。其中过程性考核重在对学生学习态度、作业与课程论文完成质量、测验成绩、团队协作能力、创新与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提高课程任务完成的挑战度。期末考试要注重对课程重点知识如抽样调查的原理、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的应用等内容的考核;减小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核,鼓励使用无标准答案的案例分析等题型,以适当增加试题的灵活性与综合性,提高挑战度。
二是进行考核成绩评定的改革。《抽样调查》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考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加总得到。课题组将过程性考核成绩与期考成绩的权重均设置为0.5,近2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设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过程性考核成绩有四个组成部分:书面作业成绩、测验成绩、调查报告成绩、综合表现成绩。在设置过程性考核成绩的组成部分及权重时,应适当加大线上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与权重,适当减小传统考核方式中书面作业等完成情况的权重。期考试卷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构成,适当加大案例分析题型的分值以增强考试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挑战度。
三 重要观点
1.以产教融合为背景,根据解决企业行业和政府统计部门的实际问题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统计从业资格、市场调查分析师职业资格的岗位能力,倒推课程内容和教学改革方法。
2.以产教融合为背景,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与《抽样调查》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训练、考核形式有机融合;同时将竞赛选题与产教融合单位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3.遴选评价指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抽样调查》课程考核评价进行研究。解决产教融合问题时的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抽样调查与数据处理、调查报告的撰写、参加市场调查大赛等考核,且在成绩中占有较高比例。
关注市调大赛
官方公众号
关注学会官方公众号
关注市调大赛
官方抖音账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853号
技术支持:煜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