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刘晓艳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商业统计学会2021年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疫情背景下零售业景气指数的编制及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1STZ02),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薄凌览、陈娜娜、王昕阳、任佳琦、李丽晴、贾晓敏。
一 研究目的
在疫情期间,零售企业不仅面临着销售额断崖式下跌,还面临着实体店和一线员工的庞大成本带来的巨大财务压力。劳动力短缺、供应链断裂、员工消极怠工和辞职等成为疫情期间零售业无法避免的一系列问题。在疫情进入防控常态化阶段,零售业整体开始震荡调整,重新恢复勃勃生机。为方便消费者下单购物,避免近距离接触,部分业态已从线下销售模式逐渐转变为线上销售,零售行业重新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正常循环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基于此背景下,编制零售业景气指数,研判新冠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影响,及时了解该行业的发展态势,有效解决零售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促进该行业的整体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率,实现社会稳步发展。
二 研究意义
零售业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社会和经济构成的合理性,以及消费市场随时表现出来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它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零售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如此。由于在劳动就业中零售业对其有突出贡献,大多数国家极其重视和发展零售行业,甚至将此视为改善就业问题的重要经济政策。在全世界遭受疫情的冲击背景下,各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完善疫情防控与治理的同时,努力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求尽可能减小此次突发的公共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1)理论意义
基于疫情背景,有效识别疫情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总结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为零售业发展拓宽理论研究视角,预警和指导零售商业的发展。
(2)现实意义
爆发的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经济在疫情期间的运行态势,未雨绸缪,针对可能会产生的一系列金融风险给出解决措施。疫情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最为严重,仅靠宏观经济判断经济态势比较单一,也很难找到问题所在,根据多维指标体系,编制零售行业景气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商业生产者和从业者可以利用景气指数作为辅助决策,及时规避风险,甚至根据疫情对不同零售商品类的冲击差异,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策略调整,有效提升零售行业的运营效率。
三 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编制疫情背景下零售业指数,全面有效地反映零售行业经济发展的态势。同时,为体现疫情对零售业的冲击,构建疫情发展指数,分析疫情对零售行业造成的影响。
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首先,介绍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景气指数和零售业景气指数的内涵、景气指标的类型;然后,介绍本文用到的主要方法,包括景气指数中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自向量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反映零售业的演进历程,分析疫情前后零售市场规模、零售企业规模、零售商业模式以及零售行业效益的发展变化,从整体把握零售业的发展状况。
第四章:疫情背景下我国零售业景气指数的编制。首先,从宏观经济、国内贸易、行业发展三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零售业景气指数指标体系,并确定基准指标;其次,选取时差相关分析法、K-L信息量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将零售业景气指标分为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对三种分类结果,采用峰谷对应法,并依据相关原则,确定各指标的最终分类,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的编制方法,编制综合扩散景气指数和综合合成景气指数;最后,根据编制的景气指数,分析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发展状况。
第五章: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分析。主要探究突发疫情对我国零售行业的影响。首先,通过爬虫数据,获得疫情关注度指数、疫情蔓延指数和疫情恐慌指数,将三类指数采用熵值法,汇总编制疫情发展指数,作为度量疫情发展的指标;然后,选取零售业的代表性指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疫情对零售行业整体的冲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别分析疫情对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网络零售商品总额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冲击;最后,构建冲击波效应模型,分析疫情对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不同商品品类销售的冲击深度和广度,以及对各产品品类的影响。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针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性陈述,并提出针对性的相关建议。
四 重要观点
(1)疫情加快零售细分领域分化,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
疫情是全国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自2020年1月底疫情全面爆发后,绝大多数行业停工停产,根据防疫政策的要求,人们尽量避免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减少外出旅游消费等等,传统零售模式遭受巨大冲击,短时间内人均消费支出减少,我国宏观经济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无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新零售的重要服务方式,人们对非接触式销售的需求在这次疫情中不断上升,电子商务得到了发展。疫情的爆发加快零售细分领域的分化,未来零售商业走向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局面,推动了新零售的发展。
(2)疫情短期抑制零售业发展,消费者信心长期受挫
在疫情发生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有所升高,绝大多是消费者改变了以往消费结构,减少消费,选购商品品类差异化明显,并且减少对相关非生活必需品比例的购入,人们收入增速放缓,就业信心有较大程度减弱,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消费信心长期遭受疫情的负向冲击。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消费对GDP增长有一定的贡献率,在疫情期间,消费潜力受到抑制,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趋于常态化管理时,消费潜力稳步释放,零售市场逐渐恢复,行业长期向好发展。
(3)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存在业态性和区域性差异
疫情在近三年内反复不断地发生,许多城市都遇到静态管理,但疫情对不同地区零售业具有不同影响。零售各业态对地理定位和区位有不同的要求,即各地具有特定的零售空间结构。一二线城市产业结构丰富,三四线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零售业态和零售市场等均有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各省疫情的严重程度也有差异,所以疫情时期零售各业态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地区的零售业也有所不同。
关注市调大赛
官方公众号
关注学会官方公众号
关注市调大赛
官方抖音账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853号
技术支持:煜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