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赫永达教授主持的中国商业统计学会规划课题《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课题编号:2021STY11),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高艳云、李毅、许晓晨、刘欢、苗宇霏、李宇芳、张锦楠。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数字经济是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中孕育而出的一种新形态,它在内容上表现为虚拟的经济形式,但本质上又依托于传统实体产业的支持,二者互相联系且密不可分。因此,系统分析数字经济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规律与发展进程,对推进全球数字治理,更好的制定产业结构转型与绿色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理论意义。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数字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微观领域和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一方面,以往研究立足于地区层次数据经济的测度方法相对较少,欠缺对数字融合产业的本质性刻画,在量化分析基础上揭示数字经济影响机制设计的拓展性研究亟待完善。另一方面,虽然目前研究也证明数字经济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但多是从单一角度对产业结构影响程度的定量探讨,少数研究涉及数字经济对不同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路径的影响,缺乏在多维度测度和情景模拟下对动态传导机制的有效刻画。因此,本篇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研究。第一,本课题基于数字经济的相关理论,探索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及规律并归纳指标体系构建的宏观准则层。第二,本课题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分析我国目前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构建我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产业结构的多维度测算,研究时空效应对区域要素集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第三,本课题通过设定差异多情景动态模拟与探索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机制探究,最终给出我国与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切入点,丰富了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二,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具有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减缓,研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适应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需要,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需要。信息技术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对我国数字经济水平进行量化度量,是探讨空间关联和分异特征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测度的前提。一方面,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模拟和生产结构探究,不仅可以形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良性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还可以为我国各区域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有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构建自主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同时对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价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从数字经济的供需变迁出发,对结构调整进行多层次深入筛选,同时加入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依托数理模型实现对产业结构的多维度有效测算,并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产业结构影响路径、程度进行一致性检验,为促进国家数字战略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应用性借鉴。
二 主要内容
本研究从我国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联动关系涉及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首先,对数字经济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发展基础与规律,在国内外现有研究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理论,定性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其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明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等概念,对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空间效应作出理论分析与假定;然后,根据省(市)关联区域间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考虑不同类别数字水平的差异,筛选评估指标,引入评估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缺陷排除,调研论证,在以上基础之上对现有的数字经济测度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中国地区层次 数字经济的测度框架,从而实现了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利用综合评价和统计指数的方法:熵值法测算了各地区不同年度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并从时间、空间和各个维度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进而探究了产业结构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构建CGE模型形成一致性检验,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生产结构的影响路径,从较为整体的层面探究数字经济的影响,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数字经济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等多维度出发,通过设定不同的发展情景和外部不确定情景,对我国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多情景仿真模拟,再结合传导机制的时空特征,探究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传导路径影响;并据此对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议。
三 重要观点
本课题通过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第一,本课题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应用和数字经济效应”4个维度搭建指标体系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不同分指数发展存在差异。从本课题的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数字经济应用的发展超过了数字经济效应的发展,成为带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最为缓慢,其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运用熵值法得到2013-2020年我国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分析可知我国数字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总体趋势稳中向好,但在地区间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越靠近西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四川省除外,整体上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数字经济的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空间呈现正相关。四川、黑龙江省比其邻近省份聚集了更多的数字经济相关资源和高技术企业、高水平人才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第三,通过应用动态递归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来评估信息产业发展的经济影响,基于模型构建,在S+和S++场景中,GDP将分别增长1.62-2.62%和社会福利将分别增长1.49-2.43%,这表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快速促进经济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提供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来促进商品价格的下降和产量的增加。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是第二产业。此外,金融、公共服务、电力生产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十分敏感,这意味着当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时,这些产业将受益最大。同样,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下,人们更愿意购买电力和金融产品。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高级化程度加深。从能源更替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政府优化能源结构的政策导向判断,未来中国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工具除政策因素外,数字经济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将非常巨大。
基于前文对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和我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产业结构的多维测算,并结合数字经济产业对产业结构影响路径的分析结果,以数字经济边界的定义为基础,为数字经济在传统指标中得以体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国家数字战略的完善和发展提出建议。具体如下:
1.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提高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水平
根据前文实证分析结果,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可以建立数字经济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门机构,负责数字经济产业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加大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完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关键网络能力。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除了硬件设备上需要不断推进,在软件方面也需要加大发展力度。
2.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保障人力资源高效支持
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更新迭代不断加快,人才培养和使用是关键。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意识,为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打下基础,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企业在借力数字经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除了要对现有人才进行数字经济培训,提升现有人才的数字经济管理能力和思维应用能力,也要提升普通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对于一些简单的复杂劳动力,劳动者被机器取代后,企业应为其提供转岗培训,提升其数字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其他工作岗位。
3.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
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一方面,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在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大对技术型企业和科研团队创新的财政支持,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数字技术在传统领域的应用,促进数字技术与各行业技术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交叉领域的技术突破,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加快数字经济产业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加速数字经济产业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渗透融合,有助于传统产业改造,并能够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重要作用。
关注市调大赛
官方公众号
关注学会官方公众号
关注市调大赛
官方抖音账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853号
技术支持:煜嘉科技